- 七贤
-
(七賢, 七贤)
1.指 魏 晉 時 嵇康 、 阮籍 、 山濤 、 向秀 、 劉伶 、 阮咸 、 王戎 七個名士。
《晉書‧嵇康傳》: “所與神交者, 惟 陳留 阮籍 , 河內 山濤 , 豫其流者, 河內 向秀 , 沛國 劉伶 , 籍 兄子 咸 , 琅邪 王戎 , 遂為竹林之遊, 世所謂竹林七賢也。”唐 皇甫湜 《醉賦》: “沈湎於酒, 有 晉 之七賢。”元 沈禧 《南呂一枝花‧七月六日為施以和壽作》套曲: “七賢林下客, 九老會中儔。”2.指 東漢 袁秘 、 封觀 、 陳端 、 范仲禮 、 劉偉德 、 丁子嗣 、 張仲然 七人。《後漢書‧袁閎傳》: “ 黃巾 起, 秘 從太守 趙謙 擊之, 軍敗, 秘 與功曹 封 觀 等七人以身扞刃, 皆死於陳, 謙 以得免。 詔 秘 等門閭號曰‘七賢’。”3.佛教指調心順道的七個階次或七賢人。《仁王經‧序品》: “復有十億七賢居士, 德行具足。”吉藏 疏: “七賢有二義。 一依小乘者: 一、五停心觀;二、別相念處;三、總相念處;四、煖法;五、頂法;六、忍法;七, 世第一法。 此等調心順道, 故名為賢。 二依大乘: 一初發心人;二名有相行人;三名無相行人;四名方便行;五名習種性;六性種性;七道種性。 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, 名為七賢。”前蜀 貫休 《聞大願和尚順世》詩之三: “師稟盡名卿, 孤峰老稱情。 若遊三點外, 爭把七賢平。”4.泛指七位賢人。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‧與之大夫》: “進公家, 不終朝七賢並拔, 較吾兄應是沒爭差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